查看原文
其他

异域他乡,遇见另一个自己:记赴法汉语教师志愿者之旅

2016-10-28 袁闻绩 法语人


前言

“记忆它总是慢慢地累积,在我心中无法抹去。”


时至今日,我已经离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岗位近四个月了,然而往事历历在目。离任以来,一直都想写点什么,为回忆,为感恩,也为自己的第一次出国远行。然而总是有千头万绪却又执笔神煌,怕自己笔拙描绘不出那份美好的记忆。直至一个多月前,微信公众号“法语人”邀请我分享一些关于赴法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感想,我鼓起勇气答应了。



说起我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之旅,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其实在我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个项目,只是当时对此项目一直都很模糊,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可能有机会去国外,大四毕业或者读研期间就可申报此项目,其他详情一概不知。


直到2014年,我正在湘潭大学法语系读大四,作为法语专业生的我,一直以来都想有个机会去梦想的国度-----法国领略一下异国风采。无独有偶,当时刚好有一位直系学姐已经通过此项目正在法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对于我来说简直天赐良机,于是迅速捕获温柔善良的学姐一枚,特向她咨询了各种详细信息。



下面简单介绍下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具体详情可以参看国家汉办官网(www.hanban.org):


为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汉语,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每年都会向全国招一批汉语教师志愿者,赴世界各国担任汉语助教教授汉语。其中大概每年选派60-70人去法国的工作岗位。而且赴任批次不同,报名时间也有差异。


志愿者分为孔子学院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区别在于:报名孔院志愿者的同学需要你所在的大学在国外有合作的孔院院校,选拔通过后去相应的合作孔院任教,而普通志愿者则是去国外的中小学任教,例如湘潭大学西语系和西班牙莱昂大学建立了孔院合作关系,那么湘潭大学学子就可以报名西班牙莱昂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而湘潭大学法语系在法国暂时没有合作的孔院,那么就只能报名法国普通志愿者,去法国各地的高中、初中或者小学担任志愿者了。


所以,大四毕业前夕的2015年3月初,我报名了法国普通志愿者,并且荣幸地通过了考核,于2015年9月赴任。


一般来说,报名必须在国家汉办官网上注册报名,提交材料等,此为第一关,也是初试,然后等待邮件通知复试。复试时有外语能力测试,心理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


个人认为这个综合能力测试最为关键,会考察汉语知识和综合应变能力,如说课试课,才艺表演等等,考察报名者是否具有一定的汉语知识能力、课堂管理和掌控能力,是否具有老师的气质气场等等。若是顺利通过复试,那么可以说汉语教师志愿者之旅基本成功了,接下来是参加汉办组织的志愿者岗前培训,大概培训六周。培训结束会有考核,考核通过即可据赴任日期赴任了。


我是2015年3月12日在网上注册报名提交材料,4月10日收到的复试通知,4月18日在武汉大学参加复试,5月12日收到正式被录取的通知,7月12日至8月22日在北京参加的岗前培训,9月20赴任。所以前前后后,历经半年。当然以上也只是个人经历,略供参考而已。



接下来谈谈赴任后的所见所感。


岗前培训期间,我被分配到法国巴黎南部一百公里左右的一个小城----蒙达尔纪的三所学校担任志愿者: Lycée en forêt(高中)、Collège Henri Becquerel(初中)和 Grand Clos(初中)。


由于高中课时较多,工作较忙,加之和另外两所初中距离较远,所以我的主要工作基本都在森林高中(lycée en forêt)。平时协助中文主讲老师上课,课后给学生批改作业,制作课件以及编辑小测试用的考卷等等,偶尔组织相关文化宣传活动,如春节文化活动,“汉语桥”比赛,HSK汉语水平考试等。

 


蒙达尔纪市森林高中中文教室一览

 

森林高中中国文化活动日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下我任教的这座小城----蒙达尔纪(Montargis)。


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我说起邓小平、陈毅等革命先辈们曾经在法勤工俭学,或许大家有所耳闻。是的,蒙达尔纪市就是20世纪初邓小平等革命先辈们留法勤工俭学的地方。


近些年来,由于这段历史的传播,这座风光秀丽、小桥流水人家般的小城也因此火热起来。在这座小城里,大大小小的桥梁就有一百三十余座,河流众多贯穿城内,因此被誉称为“水上小威尼斯”。


这里曾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早期留学生勤工俭学非常集中的地方,所以近几年已经开始成为中国游客“朝圣游”的首选之地。2014年9月1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法国蒙达尔纪市市长在蒙达尔纪火车站前的广场,共同出席了“邓小平广场”命名仪式并为广场路牌揭幕。


 

蒙达尔纪市邓小平广场路牌


在蒙达尔纪,李石曾,原名李煜瀛,清末大学士李鸿藻之子,青年时代也来此学习农学并居住于此,后来出版了法文版《大豆的研究》和中文版《大豆》等著作,中国的豆腐就是他引入法国的。之后他又与蔡元培等人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许多后来成为新中国重要领导人的当年勤工俭学学生在这里学习和劳动,他们当中有邓小平、李富春、陈毅等等,还有一大批后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如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等等。


 

蒙达尔纪市中心随拍



接下来介绍一位重要人物-----王培文博士,法国蒙达尔纪市“法中友好协会”主席,法国汉语教学协会副会长,也是我任教高中------蒙达尔纪市森林高中的中文主讲老师。


自她定居蒙达尔纪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以及重现蒙达尔纪与中国的这段历史渊源的整理工作,在她的促进下,由蒙达尔纪市政府支持,2001年初在中法建交40周年和邓小平诞辰百周年之际,蒙达尔纪法中友好协会与北京革命博物馆合作,举行了“纪念二十年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展览”。


而今,也是在她的推动下和努力下,在蒙达尔纪市市中心,在原为中国旅法勤工俭学学生生活过的寓所建立起了一个中国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于今年8月28日正式开馆。


说实话,来蒙达尔纪之前,我也并不知道这段历史,直到来到这里后,在王老师的帮助和介绍下,我才慢慢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看到王老师为了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和两国友好往来默默贡献着,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所承担的那一份责任感与使命感。


初到法国,面对中法文化的差异,也有过手足无措。不过幸运的是,身边的人都非常友善,王老师也经常跟我讲一些中法生活的差异。慢慢地,从工作学习到生活起居,我开始融入这里的生活。感受着这里人们的热情,感受着这里的风光迤逦,感受着浪漫法国的风情万种。



课堂上,感受颇深。面对一群十四岁到十七八岁的法国中学生,欣喜激动又忐忑不安,因为课堂上要成为他们的老师,课后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掌握两种角色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


在法国,学生是没有统一教材的,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老师和学生可以自己选配教材。学生有的教材也是向学校借的,期末须交还学校。所以法国学生上课时是不能在教科书上做笔记的,因此每个学生都会为每科准备一个笔记本或文件夹。上课时每人一个笔袋,内装有各种文具,如各类颜色的笔,涂改液,小剪刀尺子等等。我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喜欢一种叫“摩易擦”的笔,跟圆珠笔水笔差不多,但是做笔记很方便,写错了可以擦掉重新写。


我小时候上学就没有这种笔,直到后来才发现有这种神器,瞬间觉得自己是个农村旮旯里出来没见过世面的。记得有一次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学校给我配了一本中文教材,天真的我用中国传统思维认为这是学校发给我的“私有财产”了,于是秉着一腔热血,备课时在书上写写画画做笔记,关键我写的时候用的是擦不掉的圆珠笔。


结果后来主讲王老师发现后,惊讶地问道“你为何在教材上如此放肆地写画?还是擦不掉的,这是学校的教科书,是公有财产啊孩子!你这么写,以后学生还怎么使用这本书呢?”到此我才幡然醒悟醍醐灌顶,强烈感受了法国的公民素质和公共意识,与中国有些人的“公共意识”和“公有财产不拿白不拿”的落后思想鲜明对比,惭愧万分,厉害了我的法国。


另外,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中法学生观念差异的是,课上我偶感鼻子不适,想擤个鼻涕,为了不打扰学生上课,也为了避免尴尬,总是小心翼翼藏着掖着,轻声地悄悄地进行着。后来发现法国学生们却不然,他们都是大胆地毫无顾忌地坦然地擤着鼻涕,其他同学也无视无感,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这儿不兴这套“尴尬礼仪”,也许他们认为这本是人欲,是自由,何必拘束,想擤鼻涕就光明正大地干吧,并无不雅。

 

与王老师(左二)以及森林高中高三学生课后合影



生活中,为了以更好的姿态面对外国友人,总要学着如何入乡随俗,同时还要想着如何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文化。平时没有课时,也经常跑法国人家里去,跟他们唠嗑,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又涨了见识,更加深入的了解法国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能向他们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例如和外国朋友一起做做中国餐,包包饺子,教他们学习下汉语,打打麻将等。


记得有次尴尬症又犯了,在参加学校的一个小酒会上,大家边喝酒边吃甜点边聊着,刚到法国的我并不太适应,吃东西时总是大大咧咧,发出声响,后来主讲老师提醒我说,法国人认为吃东西时发出响声是不文雅的行为,至此,我又上了一课。


所以后来我一直好奇地揣测着,如果一个法国人看到一群嗑瓜子啃鸭脖鸡腿的中国人,他的内心活动是什么?同时又懊恼,我若是早早get到这一吃东西不出声响的技能,相必当年上课偷吃零食时肯定不会被老师逮到了。



诚然,在假期最多的法国,对于学生来说,差不多是上六周课休息两周。假期里,怎可不利用如此好的机会出去领略法国的异域风情呢?


平时住在蒙达尔纪,周末时,往南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奥尔良,寻友几枚,聚上一顿,聊上一宿,信可乐也;往北一个小时到达浪漫巴黎,埃菲尔铁塔下,塞纳河畔旁,巴黎圣母院,奥赛卢浮宫等等,古老历史,迷人风景,可以美得让人不“醉”不归。


长假中,预定一个Blablacar(法国的一个著名顺风车APP,类似于国内近几年兴起的滴滴打车,跨城顺风车),比起坐火车,经济实惠又方便,而且还能交友畅谈。如此可以四个小时到东部圣米歇尔山去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六个小时到西南部波尔多去感受酒庄文化,八个小时到马赛旧港感受南部风情等等。


在本土面积不过湖南加湖北江西省这么大的法国国度里,出去游玩,从来都不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关键的是,对于未满25周岁的在欧学生或者拥有教师证者,法国公立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各大景点也是都有优惠,这就是法国式人文情怀,我喜欢。


结语

以上是我的赴法汉语教师志愿者之旅中的点滴记忆。总之,做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法一年,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中法之间文化的差异,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同魅力所在。


最后要感谢在法期间,所有帮助过我的外国友人、中国朋友、蒙达尔纪森林高中的学校老师和学生,还有那些伸出援手带我领略法式风情的陌生有缘人,是他们让我在异域他乡,遇见另一个自己,留给我一份珍存的回忆。感谢蒙达尔纪,一座中法友谊的历史之城!



 

【更多法语人工作经验与分享】

法语毕业生找工作:投简历的五个细节

在法学生兼职宝典:你从没留意到的工作机会

法语人经验 | 在非洲生活和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法语人经验 | 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可以找到什么兼职?

法语人经验 | 中国人在法国找工作到底有多难?

法语人经验 | 法国实习季如何"撩"到心仪实习?!

法语人经验 | 法语专业去非洲的9个"谎言"

法语人访谈 | 教你如何在简历面试中脱颖而出!

法语专业学生眼中的专业实习原来是这样?

身为法语人的你,

是否有故事或经验想和我们分享呢?

请投稿于:fayuren123@163.com


如想加入法语人工作、留学、考试

等法语人微信群

欢迎私敲法语人小编微信~

(ID:francophone123)


更多的法语专业学生、法国留学生相关资讯

请关注“法语人”

做最用心、最踏实、最真诚的公众账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获取海量法语资料和加入相应法语交流群组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